第一次閱讀威廉.崔佛(William Trevor) 的短篇小說,卻對他運用的短篇筆法印象深刻。12個短篇,篇篇獨立,各自精采。寫故事,不寫感情,不多加諸情緒的抽離筆調,情緒卻在沒有生命的景色動作間,隱隱顯露了出來。

 

 

在這些故事裡,時間彷彿不存在著作用。就像讀沈從文的《邊城》時,時間看似流動卻又靜止的奇特感受。作者細細地描述著在那一分分、一秒秒中,世間萬物定型的樣子。就像畫在書本一角、快速撥動的定格漫畫,只是因為翻閱得快,好像故事有了進展,但是在那個當下,其實一切都是停滯的,我們湊巧在一旁細細地看了個足。每一個畫面每一個細節,都刺激我們產生了一些模糊的感受,那些暈染漂浮在空氣中的細微韻緻,前後連接成了一層氛圍,緩緩將我們包裹住,故事嘎然而止,留下我們自己在其中品味體會。

 

而將外在舉動與內在心思雜亂交錯描寫,正如實映照著我們的每日日常。我們是這麼的複雜又表面,光看行為,根本無法判斷一個人的內心是光明或是黑暗。真正在心中上演的幽暗情事,往往從外表的平靜與無聊表象,根本無從窺知一二。內心早已掃過一輪風暴了,現實中的我們,仍對坐著啜飲一杯漸漸變涼的咖啡。

 

12篇故事,12種況味:

續弦妻子對過往一項項的忍耐與推翻,都是對回憶最溫柔的複習。觀看著好友夫妻從和諧、到出軌、再複合,自己的旁觀就是最深的介入。注意填補了配角的所有細節,獨獨遺漏未出現的壽星主角,就像避而不談的主題,持續在每個人心裡大聲喧嘩。單純的孩子,天真地完整了大人世界的情慾事故。跨不過的懊悔,將滲透在喜怒哀樂中,一輩子如影隨形。最長途跋涉的疲憊旅程在心裡,決定看到彩虹的時候,雨才會停。

 

愛能提供一種安全感,讓人有能力無負擔地展現善意包容與大度忽略,寂寞的寡居生活,從失去這份能力的那一天開始。糾纏在愛與贖罪情緒中的母親,憂愁困頓地整了整肩上的重擔,抬起沈重的雙腿,一步步走向看不到終點的明天。計算交易的盈虧不難,難的是度量人心的情感。信念需要最堅定的意志力才能守護,還有,必要時闔上的雙眼。得知丈夫出軌的妻子,每天都在演練如何面對丈夫鼓起勇氣的懺悔、與自己準備如何原諒的情景,她知道,攤牌的時間就是今晚了,如同過去的每一個晚上一樣確定。儘管在心裡猜測、旁觀或忽略了多少次,所有的不作為,實際上都是作為。

 

生活裡的體悟處處是滋味。水面下再怎麼波濤洶湧,水面上一樣平靜如夏日的午後時光。當我們靜下心來看,腦中推演的世界多精采,相比我們的人生就有多無聊。經過了內心翻天覆地的掙扎,當衝擊愈大的時候,表面反而愈加淡定,是因為擔心自己承受不住嗎?也許吧。可能我們的心都會有一套保護機制,情緒越波動、反而越抽離。那些自己都說不明白的糾結,卻在開一瓶酒、一轉身時,看似有了情緒的出口,即便沉默,都別再追問。

 

你懂,我懂,也就好了。

 

William Trevor (24 May 1928 – 20 November 2016)

 

購書請點以下連結

《雨後》博客來由此去(透過此連結購書我將會獲得回饋金再買書,請不介意再點擊唷)
《雨後》金石堂由此去

 

♬我歇斯底里的愛戀♬ 

歡迎來聊書、聊音樂、聊電影

部落格 http://myhystericalove.pixnet.net/blog

粉絲專頁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yhystericalove/

arrow
arrow

   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