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崔哲圭從倫敦政經學院取得管理學碩士學歷,在韓國過擔任記者、教育家及談判講師。這本小書只有185頁,卻精簡概要地說明了「價值談判」的意義及準則,文字簡單、舉例清楚,沒有煩冗浪費時間的重複例證或囉嗦的換句話說,同時明確提供可以依循的作法重點,讓人輕鬆有效地吸收,是非常值得反覆拿出來重讀、內化的談判書。

 

價值談判

 

以下是《價值談判:從獨贏、雙贏,到創造無限利益,4萬高階經理人瘋狂搶學》全書重點書摘

 

  • 談判前先搞懂自己看重的價值,才知道為何而談

弄清楚自己參與這場談判的目的是什麼,謹守「自己要追求的價值」,才不會被枝微末節給帶偏了方向。舉普林斯頓大學聘任愛因斯坦任教為例,學校知道最重要的是延攬到這個人才,因此並未利用資訊不對等來佔人便宜,且主動給予他們認為愛因斯坦值得的條件,因此收獲了對方的認同與信任,終身留任普林斯頓,未受任何挖角動搖。公司間的談判,除了爭取利益之外,也要維護彼此的信任與企業信譽,才是長遠的勝利。

 

  • 滿足對方的「需求」,而非「要求」

對方基於自身立場(position)提出的條件,是他們的要求,談判時一般都是把已方的「要求」拿出來跟對方協商。但其實真正會影響談判成敗的關鍵,是這項要求能夠滿足的「需求」(needs)。只要能針對需求來提出滿足方案,那麼要求許多時候都是有機會鬆動了。例如:我要吃飯(要求),我肚子餓了(需求)。此時必須解決的問題是肚子餓,如果沒有飯,可以提供其他食物選項,同樣有機會獲得滿足。

 

  • 懂得「觀點取替」,才能真正看清楚對方的需求

談判時,對方大多不會願意將自己的狀況全盤說出來供你參考(有時候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需求是什麼),因此需要擁有角色轉換、「觀點取替」的能力,改由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,就會找出對方「需要滿足的對象」、「興趣」、「看重的價值」,繼而找出「沒說出口的需要」。談判大忌:自顧自地說自己的要求和需求。

 

  • 人生無時無刻不在談判

不是只有坐上談判桌才叫談判

談判1.0:談判是盡可能談到讓自己滿意結果的技術
談判2.0:談判是將彼此的經濟利益都最大化,讓雙方都滿意
談判3.0:談判讓對方的認知、情感、行為、決定產生變化,並且培養共同的價值觀

 

  • 找出影響對方決策的「隱藏人物」

有時候對方身邊會有從未出面、但影響最終決策的「隱藏人物」,例如追女孩子時身邊影響力強大的好姐妹、跟工會代表談判時他背後的工會成員群體、邀請人來參加活動時更有興趣同行來玩的家人等等。很多時候在談判時雙方進行第一階段談判,對方回去時還需要跟隱藏人物進行第二階段談判,談判高手會懂得顧及第二階段談判,如果能把誘因放在滿足這些人的需求上,很有機會會讓談判對手改變主意。

 

  • 用「創意對策」來打破僵局,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

關注需求、而非要求,就可以針對需求來「改寫」對方的要求,給對方新建議,進而達成共識。例如我想吃這家餐廳,但朋友不喜歡這家餐廳的氣氛,那麼外帶餐點就是一個符合雙方需求的「創意對策」。

 

  • 創意對策的三種產出形式
  1. 對方堅持己見時,可以用「增加」談判議題,來一點一點鬆動對方的心意
    附加談判議題,來滿足對方需求。例如採購殺價時賣方不同意,可以慢慢增加例如提高購買數量、縮短票期、甚至現金結帳、直接議定續單時間及數量等等,就有機會令對方軟化並重新思考可行性。談判高手更是會將盡可能多的議題都擺上桌,食材夠多更有機會做出千變萬化的菜餚,議題夠多就有可能產出更好的創意對策。
     
  2. 雙方僵持不下時,可考慮用「打賭」來回應要求
    假始對方要求X條件,己方無法貿然接受,但若已方不是根本上無法接受X,而是需要對方達成一定前提時才願意給時,就把它變成「賭注」式的條件,「只要你做到Y,我們就可以提供X」,言下之意如果做不到,你跟我要求X也不合理。這種「創意條件情況」,只在兩種情形時可用:a.彼此對未來的預測不一致(對方認為會變那樣、己方認為不會),b.彼此不互信(對方認為做得到,己方認為做不到)。
     
  3. 用「協調交換」來取代談判時單純giva and take 的思考模式
    可以使用在雙方都有多個需求要滿足的談判,先思考清楚己方需求的優先順序,用不那麼重要的去跟對方交換自己最看重的,有時候因為雙方重視的問題不同,可以交換出彼此都可接受的方案。

 

  • 標準會改變認知

用不同的標準來評估同一個東西,會產生不同的感受。談判時要說明己方要求所依據的標準,才能讓對方理解並非漫天要價,進而產生信任。想要定出好標準、改變對方大腦認知,有兩點要注意:

  1. 一場談判中,標準可以有很多個:記得隨時選對己方最有利的出來做評估依據。
  2. 最有力的標準,是對方自己定的標準:用對方的標準來找出對己方有力的方案,以子之矛攻子之盾。

 

  • BANTA最佳替代方案,擁有比較好的BANTA的一方,就是佔優勢的甲方

例如顧客非買下這個全球唯一的一件限量品不可,卻試圖跟商家殺價時,旁邊排了一長串願意原價甚至超額購買的其他顧客,那麼商家(有超多客人等著買)就比顧客(非買不可、全球又只有一件)擁有了更好且更多的BANTA。注意:談判中若己方有具勝算的BANTA,一定要告知對方,但只要隱約透露(甚至透過第三方)就好,避免太高調損害到雙方關係造成談判破局,另外,揭露的時機點也很重要,如果己方的BANTA會隨時間減少,就要速戰速決,若是對方的會減少,就可以盡量延遲。

 

  • 善用「錨定效應」,讓談判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

優先開口的人會界定出議題的範圍,因此可以善用錨定效應,把對方的認知拉到我希望的談判標準上,來引導談判方向。

 

  • 該主動提案、還是等對方提?要看自己擁有多少「資訊」來決定

雖然優先開口可以佔到「錨定效應」的優勢,但若在購物時想殺價,卻不知道這件物品的市價/合理價格/或是真正價值範圍,沒有概念的時候,貿然提出一個數字並非明智之舉。要是商家一口答應,自己雖然殺價成功,卻容易落入「勝利者詛咒」,就是雖然表面上贏了,卻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佔到便宜。如果擁有的資訊不夠多,不如等對方先提出,再來評估是否合理、可接受。

 

  • 用「邏輯和根據」來填補談判時對話的隔閡

換句話說,就是呈現事實、說道理,一步步引導對方思考,來取得共識。如果只憑「我想要這樣做」、或是「符合我的利益」,那對方當然不會願意讓步。

 

  • 讓步也要讓得漂亮,才有退讓的意義

如果明明讓步了對方還不知道自己有賺到,那真是讓心酸的,也無法讓對方拿出己方想要的東西來交換。以下是三種聰明讓步的技巧:

  1. 不做免費的退讓:
    要讓對方提出相應的讓步「代價」,讓對方知道,是因為什麼原因(就算是編出來的也好)、什麼目的,你才同意讓步,這樣對方才會覺得他拿到的東西有價值,有賺到的感覺。
     
  2. 要「漏斗式」地退讓,越讓越少:
    例如店員面對殺價,同意殺100,同意折抵佣金50,再砍掉零頭8元自己補貼,讓客人知道你已經退無可退,才會心滿意足地接受。
     
  3. string法纏繞式地交換條件退讓:
    對方提出條件A,已方要求用條件B來換就同意條件A,就可以讓對方感覺已經觸擊你的底線,因此認為會是比划算的交易。

 

  • 若有長遠的合作考量,就要把「利益談判」轉換成「關係談判」

只往來一次、只做一次生意的時候,可以抓著利益談,但若未來仍有很長遠的合作時,建議以考量到關係穩定的前提下,來評估需要的利益即可接受的讓利,才是長久之計。

 

  • 談判三禁忌
  1. 不要「隨意說出評斷性字眼」:
    可以表達感受,但不要評價人,對人的評價會產生人身攻擊感,很容易讓談判破局。ex.「你提出的指控並非事實,我感到很受傷」vs.「你說謊」、「你這個沒信用的爛人」。
     
  2. 不要在談判桌上「說悄悄話」:
    在對方面前說悄悄話,會給人不信任的算計感。可以用紙條代替,或是暫時休息。
     
  3. 不要「說謊」:
    作者分為積極謊言跟消極謊言,積極謊言是蓄意說出違背事實的謊話,這是完全大忌。消極謊言則是不對事實做正面的回應,就連直接表示目前不便對此議題發表回應、都比說出積極謊言要好。

 

  • 談判兩心法

談判3.0跟關係談判中都能隱約了解,雖然談判需要理性,但人畢竟是情感動物,很多時候,好的關係更容易帶來成功的談判結果。以下是兩種心法幫助談判時,建立起雙方的「好關係」:

  1. 把握「鏡像效果」帶來的共鳴感:
    模仿對方的行為、思考模式,能讓對方卸下心防,更容易拉近關係、有助於產生共鳴。

     
  2. 對「事」不對「人」
    :在議題上可以劍拔弩張,表示自己對對方議題的不認同,但是對談的雙方仍是可以友善相處的「人」,維繫好人與人的關係,再討厭的議題都有機會逐步推進、取得和解。

 

  • 面對「攻擊」先打預防針,認識可能遭遇到的三種談判詐術
  1. 施壓:
    對方故意創造讓人倍感壓力的環境,讓人心浮氣躁、混淆我們的判斷力。例如選擇糟糕的環境、不斷咒罵爭吵、用不友善的態度對談、刻意拉長時間等等。
     
  2. 黑白臉:
    先推出凶惡、欺壓的代表來給下馬威,再接著推出友善點的代表,表示跟己方佔同一陣線,讓己方卸下戒心更容易接受他的說法。
     
  3. 步步為營,臨門一腳踩煞車要求更多:
    在即將談定的時候,煞車想推翻前面的共識、或是得寸進尺要求更多。可以用前面提到的string法,在可接受的範圍內,反過來要求對方也配合另外一項條件。

 

  • 可運用的兩種談判防禦戰術,但小心不可經常使用,避免造成反效果:
  1. 退縮:
    對於對方過分的要求,誇大回應表示己方的驚訝與無法接受,可讓對方產生「自己是否真的要求太多的懷疑」,如果己方都沒反應(或是心中吃驚但面無表情),那對方可能會覺得也許能談成,反而不利己方。
     
  2. 需要尋求權限委任:
    表示這個要求已超過自己的決策權限(不管是真是假),需要向上級請示才能決定。這麼做有三個好處:a.爭取緩衝時間來評估,b.讓對方知道這個要求已給己方帶來壓力,藉此爭取對方更多讓步,c.保持雙方友好、防止關係破裂,有繼續洽談的空間(我也是不得已,並非我可以決定的)。

 

  • 給乙方的三個談判建議

一般來說大多數人較常居於比較弱勢的「乙方」,來跟公司、客戶等「甲方」來談判。但並非弱勢就完全沒有談判空間,要記得,甲方願意上桌談,就代表乙方身上仍有甲方需要的東西,因此仍然可以盡力去爭取自己的權益。

  1. 知識:
    知識和資訊是我們去爭取權益的盔甲武器,擁有越多知識,對於取得談判優勢更有利。
     
  2. 關係:
    建造「黃金橋樑」,讓甲方隨時有談判回頭的機會,避免談僵了以後甲方想放軟卻找不到臺階下,關係破裂也並非乙方所想見的。
     
  3. 壓迫:
    運用逼簽的方法,若期限內不接受就撤回其中一項提議,既能縮短對方猶豫期,又能留下超過猶豫期後續談的後路。注意要創造「不得已」的理由,才不致於看起來太過強勢,破壞關係。

 

  • 如何讓提案「看起來很棒」

草編涼鞋搭洋裝跟搭禮服,會獲得完全不同的評價,因此同一個提案要看起來很棒,端看怎麼搭配。

  1. 引誘策略:
    想讓對手在A、B方案中接受A,提案時同時提出內容類似但條件較差的A'作為對照組,三組一起提,那麼A方案中選的機率就會提高很多。
     
  2. 限時、限量等限制手法:
    用限時限量等有限條件,來讓對方產生微妙的競爭心理。記得要包裝成外部的限制,例如公司規定只能提供100組(並非我不幫忙)等等。
     
  3. 善用「迴避損失」的心理:
    讓對方先產生已經取得某項權利的感覺,再告知可能會損失此權利,對方便容易因為迴避損失的心態,而更傾向儘快保留下此權利。例如:今天活動中購買可以有優惠價格,再送一年延長保固,活動結束後,明天開始仍可享同樣優惠價格,但一年保固需要額外加購。

 

  • 談判桌上三真理
  1. 歡迎高手:雙方都是談判高手時,更容易彈性找出雙方都滿意的方案
  2. 重視「信任」感:雙方秉持原則行事、能對彼此的行為都可以預測時,才有辦法產生信任感,進而共同尋找彼此的真正需求,創造出雙方都滿意的創意對策,形成良性循環。
  3. 先給予,最有機會拿到我想要的東西:不管是善意、物品、條件讓步等等,先讓自己願意給予,更有益於建立起良性的談判關係,繼而讓對方也願意拿出東西來交換,滿足己方真正的需求。

 

 

購書請點以下連結

《價值談判》博客來由此去(透過此連結購書我將會獲得回饋金再買書,請不介意再點擊唷

 

 

♬我歇斯底里的愛戀♬ 
歡迎來聊書、聊音樂、聊電影
部落格 
http://myhystericalove.pixnet.net/blog
粉絲專頁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yhystericalove/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的頭像
   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

   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★Aileen x 電影、音樂、閱讀、人生★

   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